乙肝小三阳易癌变吗?
注:不想看文章?文章看不懂?可以点击这里在线匿名咨询,10秒内肝病医生将在线为您免费解答!
长期以来,人们普遍把“大三阳”转为“小三阳”作为抗病毒治疗有效指标,这是不严谨的。慢性乙肝治疗目标是阻止其向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演变,转氨酶升高正是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佳时机。以往人们面对乙肝的检查结果,通常说成是“大三阳”和“小三阳”,过去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,实际单纯拿大小三阳判断病情是不的。实则“小三阳”比“大三阳”更易发展为肝癌,具体我们来看主任的解析:
1.大三阳”转为“小三阳”并不困难,46.2%的病人并未进行治疗而e抗原自动转阴。但人群中大量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慢性乙肝、肝硬化患者,却绝大多数是以“小三阳”模式存在的。另外还有数字表明,人群中88%的肝硬化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,主要模式为“小三阳”(40.79%)和“小二阳”(28.71%),两者共占69.5%,而“大三阳”仅为30.5%。
2.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的病人占了83.95%,其中“小三阳”占53.69%,而“大三阳”仅占4.32%,“也就是说‘小三阳’转变成肝癌的几率要比‘大三阳’高12倍多。
3.一味追求“转阴” 导致用药过度主任指出,长期以来,许多病人或医生,由于对乙肝的发病特点缺乏了解,经常给病人灌输只有“阳转阴”才有效,病情才稳定,否则就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等观念。而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也以此来吓唬病人,一个劲地让病人用药。据了解,在治疗过的病人中,就有人曾因为长期服用某种所谓能“转阴”的中草药,结果因为药物性肝损害而导致转氨酶升高。
4.科学家在临床中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乙肝时存在着“抗病毒治疗太贵,仅服护肝降酶药就够了”的误区。护肝降酶的药物虽然疗效明确,使用广,价钱相对0廉,而且一般情况下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是这些药物却无法抑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,可谓治标不治本。
以上内容为我院主任对小三阳是否可癌变做的相关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积极性的帮助,如有任何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。
——请选择你想咨询的肝病医生——
—快速问诊 已有264人成功预约挂号—